2008/02/11

The Graduate 畢業生



http://imdb.com/title/tt0061722/

這部是1967年拍的老片(比我還老),很常在一些當代作家的文章中被提及。昨天和家人跑去愛買採購生活用品時在一堆莫名其妙的片子中發現,沒什麼考慮就買了。

因演此片而堀起的Dustin Hoffman(達斯汀霍夫曼)在片中真的是超級年輕的。不過因為對他的印象,最早是來自雨人(rain man)──雖然這部片是後來1988拍的──的影響,老是覺得他的動作帶有自閉兒的感覺。不過換個角度想,表示他詮譯雨人那個角色很成功吧。

片子一開頭,就是Simon & Garfunkel(塞門與葛芬柯)的The sound of silence,一聽到整個雞皮疙瘩就起來了,真的是讚到沒有話說。不過尤其還蠻搞不懂那個時代拍電影的感覺的,因為在片中並不能鮮明的感覺到角色個性的塑造,常覺得劇情的發展和裝dvd的盒子上的簡介簡直莫名其妙搭不上,尤其到後半段。

再來就是,那個年代的女生化妝也是很有趣,女生都是超長超濃密眼睫毛。髮型也是,蓬蓬的短髮,髮尾燙卷。再不然就是像木匠兄妹的妹妹那種感覺,像是其中的女主角(那個沒有個性的女主角),非常夢幻。

附上幾張照片及主題曲:

夢幻的女主角: http://imdb.com/media/rm2638321664/tt0061722

年輕的霍夫曼: http://blog.yam.com/filmliterature/article/1042335

沉默之聲: 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8Kd8xp86reY&feature=related

2008/02/10

舊文 - 121家聚

這篇仍然是2005年5月13號貼在其他blog的舊文。

一來因為是121家聚的事,還挺有趣的;二來,我剛重看才發現,吃完家聚後,和enjay及rock逛的那句話,就是和一位朋友第一次認識的時間點。但我老早就忘記是吃家聚的事了,只記得一個人回實驗室的路上遇到enjay和rock。


今天中午,121的家聚。

本來有點懶得去的,後來不太好意思還是到了。我進來時只有大三大二學長,大一下後大三學長被二一。本來進來時很慘淡的家族,現在也是大家族了。從我上一屆 b87到現在的b93。已經七屆都還活著了。真好。

不過今天還是只來了四隻。88、91、92、93。吃二活的 集荷。
第一次感覺到大學時代已經離我很遠了,他們三隻在聊選課啊、教授啊什麼的時,一來離我真得好遠,二來機械系後來課程有大改變,我已經有點插不進話了,91大三的學弟和我聊研究所的事時,大一大二的則也插不進話來。@_@ 不過總體來說,聊得還算開心。沒什麼冷場。

此外,91的學弟也想來跟老尤哩。目前90那屆已經確定要進來了。真神奇。個人偏見:91的學弟比90的學弟還好相處…

從二活走回工綜時,遇到enjay和rock要去看在台大椰林大道的 就業博覽會,跟著去走了一趟。but not in the mood on that.

Before Sunrise, Before Sunset



這篇,一樣是2005年時寫的文章。還蠻喜歡這二部電影的,也轉過來。


Before Sunrise, Before Sunset、愛在黎明破曉時、愛在日落巴黎時。

我是先看2004拍的before sunset後才看before sunrise。比起 before sunrise,before sunset真是超簡單的一部片,簡單到讓人以為導演只是想讓 before sunrise有個結局的感覺:二個人在傍晚時分的漂亮巴黎街道,邊走邊聊,也搭了觀光用的船(實在不知道怎麼稱呼它),聊的話題就像許久不見的朋友會聊的話題一樣,從"最近過的怎樣"到深入的個人價值還有感情。路走完了,電影也結束了。連要找出所謂的配角都不容易。我發現要結束了,還真得愣了一下,『咦,這就是結局了嘛?』

不過裡頭有些話題還真嚴肅。而 before sunrise 比較來就稍微有點其他的了。雖然還是一直在聊天,但總是多了點故事的劇情發展。而且男女主角在這片裡都顯得好年輕,(廢話,因為是1995年前拍的啊,和2004時比起當然年輕)真得是稚氣未脫的感覺,在before sunset裡頭有 before sunrise裡他們相遇的片段,我之前看 日落這片時還覺得「哇,真是太厲害了,可以化妝到真得感覺是十年前。」

大概是因為之前看過 日落 這片,所以許多地方變得理所當然的知道,反而沒那種驚奇感。此外,他們兩個的英文講的真快,句子又長,好幾次都是字幕還來不及看就下一句了,真是練聽力的好片子。還有,巴黎真美。

斑馬線



我和你竟似要過馬路卻分站馬路兩邊的人,
小綠人一開始走,
你往我這頭,我往你那邊。
雖然中途會擦肩而過,
但這擦肩而過的相遇,只代表了我們的分離而已。
縱然我佇足回首,
仍阻止不了我和你之間不斷加大的距離。

或許是你壓力大,也或許是畫面在我腦袋經過了發酵,
兩手插在雪白口袋中的你,很落寞。

~寫於2005.05.27

舊文 - 清明掃墓

這篇文章,是2005年4月11日,當時正興起玩blog的熱潮,我在別的地方也架了blog,不過貼沒十篇文章就中斷了。以下全部轉貼過來。



Changhua erinnert mich auf sie immer.

又到了一年一次的清明掃墓。因為過逝的先人都已經撿骨了,所以只要到公墓的靈骨塔內拿香拜、燒金紙就行了。輕鬆許多。

因為原本的金爐大小不夠大,所以公墓管理員都會用大鐵網就地圍一大圈,給人丟金紙(約十人合抱)。真得是名符其實的用丟的,二、三公尺內就可以感覺到它的熱度了,完全走不近。所以只能把整捆的金紙丟進去。遠遠看大概會以為火災吧。燒盡的、沒燒過的、半燃的金紙就這樣飛了滿天,

爸見此景,順口而出:『紙灰飛揚,朔風野大,阿兄歸矣,猶屢屢回頭望汝也。嗚呼哀哉!嗚呼哀哉!』還隨口考了我和我哥,『這是誰的句子? 你們知道嘛?』我們二個當然是一臉斜線。

『袁枚的祭妹文啊,每次清明燒金紙時我不是都會唸?』
(我怎麼完全沒印象 -_-")
燒完金紙、上完香,要離開時,爸又來了一句:『我感覺到我阿公向我們說再見,他收到錢了』
(呃……)

掃完墓後,接著去大姑家,他們已經掃完墓又到葡萄園工作去了。大姑還是和以前一樣,看到我們兄弟倆都想抱。即使因工作整個頭包得只露出了眼睛一帶,仍看得出她真得很高興的樣子。表哥則又和我們聊起了他的葡萄經驗。就和之前說的一樣:表哥他們種出來的葡萄會好吃,能賺錢,覺不是偶然。除了對「葡萄樹」這植物有充分的了解,連對整個市場供需、其他同行人的經營概況,也都算是熟稔,最後臨別時一樣拿了他們許多的葡萄。

對了,表哥還很記得上次帶念祖東霖去參觀時的表情。接著去三姑家。三姑也是,看到我們兄弟也都相抱我們。不知道小叔是說錯了什麼話,我們到了後三姑和姑丈一直向爸報怨這件事,我在旁邊實在聽的模模糊糊的,幾乎快睡著了。

後來姑丈帶我們到田裡去摘幾顆花椰菜,要給我們帶回台北。田邊剛好是台糖舊時運甘蔗的鐵軌,現在已經變成觀光小火車了,我們在田裡時剛好觀光小火車經過,車上的老老少少不停地向我們招手(實在不知道他們在招什麼手的,死觀光客 :p),卻看到姑丈很認真地低頭摘花椰菜。

等火車過來姑丈才面帶尷尬的說:『每次我看到他們都麻趕緊走開,他們都會一直招手,小孩子還會『阿公、阿公』的一直叫,不招手回去實在又不好意思。』現在回想到姑丈那時的表情還不禁讓人想笑。

晚餐在三姑家吃完後,便回台北了。